AIMochi | Gemini 3 的誕生 : AI筆記 Google 航向通用 AI 的下一步
Gemini 3 的誕生 : AI筆記 Google 航向通用 AI 的下一步

Gemini 3 的誕生 : AI筆記 Google 航向通用 AI 的下一步

在這場科技變革的浪潮中,Google 及其母公司 Alphabet 董事兼執行長 桑達爾·皮查伊Sundar Pichai)的一則訊息,像是一封送往未來的信。他回顧 Gemini 的起點,再到如今 Gemini 3 的亮相,講述了一段關於夢想、創新與責任的旅程。

兩年前,Google 投入大量人力與資本,啟動 Gemini 項目,作為公司歷來規模最龐大的科學與產品研發工程之一。皮查伊如是說:從基礎設施、研究團隊、模型工具,到最終惠及全球數十億人的產品,這條全端人工智慧創新的道路,比以往更快、更融合。

他特別提到了 Gemini 的成長軌跡:「AI Overviews」每月用戶已突破 20 億、Gemini 應用月活用戶 6.5 億以上,超過 70% 的雲端客戶正在使用 Google 的 AI 產品,更有 1,300 萬位開發者在利用 Gemini 的生成模型進行開發。這些數字,不只是冰山一角,更是 Google 對 AI 未來願景的重託。筆者透過 AIMochi 筆記工具,來看看 Gemini 3 的最新消息!

Gemini 的世代演進

1. Gemini 1:多模態與長上下文的突破

第一代 Gemini 的問世,代表 Google 在多模態 (文字、影像、聲音) 與長上下文領域的重大突破。它不僅能讀懂單一句話,也能視整段語境為整體進行推斷與回應。這為未來更複雜的任務 (像是長篇對話、文件分析) 打下堅實基礎。

2. Gemini 2 與 2.5:智能體與強推理

第二代 Gemini 引入了「智能體 (agent)」的設計:模型不再只是被動回應,而能主動思考、規劃與執行。進入 Gemini 2.5 Pro 時,更強的推理能力讓它在 LMArena 等基準測試中表現優異。Gemini 也開始整合更強的圖像生成能力:例如與 Imagen 3 整合,提升圖像品質與創意表現。 

此外,Google 在 2025 年 3 月的 AI 更新中,提到了 Gemini 2.5 Pro 的推出,以及 AI Overviews 和 AI Mode 的擴展。 這些階段不只是技術演進,更是 Google 在能力與應用間尋找平衡的一部分。

如何來到 Gemini 3?從願景到技術再到責任

製作 Gemini 3 的動機,並非單純想跑贏競爭對手,而是回應 Google 對下一階段 AI 的深刻思考。這裡有三個核心驅動力:

1. 更高層次的理解與推理

Gemini 3 是 Google 有史以來「最智能」的 Gemini 模型。根據 Google 官方說明,它在推理能力上達到新的高度:能處理更複雜、模糊或多層次的問題。

更重要的是,它不只是理解文字,也能理解圖像、語音與影片,真正實現跨模態的深度融合。 

2. 生成式介面 (Generative UI) 與互動工具

Gemini 3 在 Google Search(AI Mode)中引入了動態視覺佈局 (visual layouts),搭配互動工具與模擬 (simulation),回應方式不再只是文字回答,而可視化、互動化。

舉例來說:當你詢問物理問題 (例如三體問題),它可以即時生成互動模擬;如果你要計算房貸,它能在回應中生成自訂貸款計算器。 

這樣的升級,代表 Google 不僅在思考「什麼答案對」,更在思考「什麼樣的呈現對使用者最有幫助」。

3. 代理能力 (Agentic Capabilities) 與自主性

Gemini 3 強化了其 agent (智能體) 的能力,不僅能在背後思考,也能主動行動。根據報導,它可以執行多步任務,甚至在某些情境下代替使用者做決策。 

這樣的設計,讓 AI 不再只是「助手」,而更像「共創者」。但這也同時帶來責任 — Google 必須在自動化與風險之間取得新的平衡。

Gemini 3 的技術特色與創新亮點

以下是 Gemini 3 的幾項技術突破與核心功能,以及它相對於前代模型的重要差異。

1. 最先進的推理 (State-of-the-art Reasoning)

Google 表示,Gemini 3 在主流 AI 基準 (benchmark) 測試中超越 Gemini 2.5 Pro。它在邏輯、數學、科學與問題解決上的表現大幅提升,接近 Google 所稱的「PhD 級別」推理能力。

同時,它在事實性 (factual accuracy) 上也有強化,旨在降低錯誤回答與無根據生成的風險。 

2. 多模態理解與生成

Gemini 3 的多模態能力是其核心之一。它不僅能接收文字、圖片與語音輸入,還能整合這些資訊進行更深度的推理與回應。 

更進一步,在輸出端它能動態生成視覺化內容 (如圖片、表格、網格)、互動模擬,以及工具 (如計算器、模擬器),以回應使用者的需求。 

這樣的生成式 UI,被 Google 視為開創性的 — 它使得 AI 回應更像是一個完整的應用 (mini-app),而非單純文字回覆。

3. 平行思考 (Parallel Thinking) 與 Deep Think 模式

報導指出,Gemini 3 推出了名為「Deep Think (深思)」的增強推理模式。某些版本 (例如 Ultra 用戶專用) 可同時在多條思考路徑上進行交叉分析,以提升答案的嚴謹性與深度。 

這種思考方式近似於人類在面對複雜問題時,會同時構建多種假設、評估可能性,最後挑選最佳策略。Google 在安全評估後,才將此模式逐步放給高級訂閱用戶,顯示其對風險的慎重。

4. 互動與代理 (Agent) 能力

Gemini 3 的 agent (智能體) 能處理更複雜的多步任務。根據初期報導,它可以自動建立應用程式,也能管理電子郵件、提醒事項等。 

這意味著,使用者不只是與 Gemini 對話,還能讓它在背後完成具有實用性的任務 — 對個人、工作與創意活動都可能產生重大影響。

5. 安全性與可信度提升

Google 強調,Gemini 3 是其迄今為止經過「最全面安全評估」的模型。 

其改進方向包括:降低阿諛 (sycophancy)、加強對 prompt injection(提示注入攻擊)的抵抗能力、以及提升對惡意使用 (如網路攻擊) 的防護。這些是 AI 實用化與普及過程中不可忽視的課題。

6. 開發者工具與生態系統

與 Gemini 3 同步亮相的,還有開發者工具與平臺。根據報導,Google 推出了 Google Antigravity:一種「Agent-first (智能體優先)」的開發環境 (IDE),由 Gemini 3 Pro 驅動。

Antigravity 支援 VS Code 式介面、多智能體管理 (agents)、異步任務、驗證產物 (artifacts) 等功能。這對開發者來說,是一個高度協作、低摩擦的創作與部署工具。

此外,Gemini 3 也整合到 Google AI Studio、Vertex AI 與企業 (Enterprise) 方案中。

對開發者來說,這意味著可以更容易使用最先進模型來構建應用、服務與代理,而 Google 的整體 AI 生態 (從基礎設施到研究再到產品) 得以更緊密連結。

Gemini 3 的部署與影響力 — 規模與用戶承諾

1. 在 Google Search 的首次整合

Gemini 3 是第一次有 Gemini 模型在發布日 (day one) 就整合到 Google 搜尋 (AI Mode) 中。這象徵著 Google 將生成式 AI 深度嵌入其核心產品,而不只是作為旁枝功能。根據 Google 的安排,AI Pro 和 Ultra 用戶可以在搜尋界面中選擇「Thinking:3 Pro」模型。 

此外,Google 搜尋還採用了更智能的「query fan-out (查詢展開)」技術:新版本 Gemini 可以更聰明地理解問題意圖,進而擴展搜索深度與範圍,以找到更具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內容。 

2. Gemini App 的革新

Gemini 應用 (App) 本身隨著 Gemini 3 而全面改版。根據報導,它的界面更加豐富,回應風格更像完整應用,具備互動與模擬元件。

在 Gemini App 月活 (MAU) 方面,皮查伊在公開信中指出,它已達約 6.5 億 用戶。 這樣的規模不僅反映用戶對 Gemini 的依賴,也代表 Google 以真正全球規模 (mass scale) 部署先進 AI 模型。

3. 開發者生態與創新擴散

根據皮查伊的公開論述,使用 Gemini 生成模型進行開發的開發者已超過千萬級 (他提到 1,300 萬開發者)。

根據 Fortune 的報導,這個龐大的開發者社群正推動 Gemini 在應用與產品中快速落地。加上 Google Antigravity、AI Studio、API 與 Vertex AI 等工具與平台,Gemini 3 的生態正在形成:不只是模型,而是一整套能支撐開發者、企業與個人創意的 AI 工具鏈。

夢想、創新與責任的交織

回到那封寫給未來的信。Sundar 皮查伊與 Google 的這場旅程,既是技術的飛躍,也是對使命的自我提醒。Gemini 3 不是終點,而是一座橋 — 它連結過去與未來、理論與應用、人類與機器心智。

在這場科技變革的浪潮中,Google 並非只是築建更強大的工具,而是在探索如何讓 AI 成為「可信賴、負責任、互動式」的夥伴。Gemini 3 的發布,象徵 Google 在這條路上的新里程碑,也為未來更多可能性打開大門。

但門背後也有風險與責任:如何確保權力不被濫用?如何平衡普惠和創新?如何讓每個人都能理解與掌握這樣的工具?這些問題,都像伏筆一般,在 Gemini 3 演化的下一章靜靜等待答案。

以上資訊僅供分享與參考之用,請自行保留獨立判斷。若想快速了解更多資訊,善用 AIMochi 筆記工具,幫我們從海量資料中,梳理出關鍵資訊,讓我們精準掌握重要訊息!

馬上開始使用AIMochi